English

应该创建一个中国儿童博物馆

1998-05-28 来源:光明日报 程京生 我有话说

北京现有博物馆百余座,居世界第二,博物馆里有大量古今中外的文物艺术精品,对开阔孩子们眼界很有好处,可孩子们觉得博物馆不好玩。孩子们为什么觉得“不好玩”呢?这恐怕跟博物馆对儿童关注得少有关。一位幼儿园教师曾对我说:“不少博物馆的陈列设备以大柜大架为主,倒是坚固得很,但整体上显得厚重、死板,缺乏动感和灵气。基本模式是文物加标牌,外面再套个大罩子,小孩子对这种千篇一律的东西很难感兴趣。”反观北京的中国科技馆、北京自然博物馆之所以“热”就因为它们的参与性更强。孩子的好奇心特别强,对新鲜事物喜欢刨根问底。我女儿在故宫博物院、北京艺术博物馆、曲阜孔庙参观时兴致特别高,别瞧她年龄小,可提的问题有的蛮“专业”的。

让孩子们看到文物外在的精美是不够的,要想办法让他们观其物、知其物。触摸、操作有些器物的制作(比如陶艺),只有寓教于乐,孩子们才会“买账”。

对孩子进行早期教育应该是博物馆的“强项”。国外有些科技馆就专门为儿童开设展览、展厅,提供全方位的服务,以强化它的教育职能。

法国拉维莱特科学与工业中心的“发现厅”为3—6岁幼儿布置了一间挂满了中国风筝的展厅。地上有一条盖着透明板的小溪,孩子们可以将各种颜色和形状的几何图形丢进溪内,他要学会辨认自己的小块是什么颜色,什么形状,并随着它到处参观;它的图书馆专为儿童开放,700平方米大的阅览室用不同年龄段的书架分成不同区域。幼儿的书放在一个个大木盒里,摆在地毯上,供他们自由挑选。不同年龄的书籍种类也不同。

加拿大多伦多市安大略皇家博物馆设有儿童专用椅,专供孩子们听教师讲历史课,据说每天有二三百名孩子去上课。

国外博物馆有些举措的确值得我们学习。像澳大利亚悉尼动力博物馆,利用电脑对低龄儿童进行教育,让孩子们从娱乐中得到知识。人机交互方式的电脑装置是根据儿童好动、好摸、好奇的特性专门设置的。电脑的外壳用色彩鲜艳的塑料板制成,方方正正的,很像一块大积木。10多个这样的电脑装置组合成一个小小乐园,孩子们可以在其中自由玩耍和学习;所有电脑屏幕都是触摸式的,孩子们只要用手碰碰就能选择自己爱看的内容。

那里的展览内容也很丰富,有帮助孩子辨认各种声音的;有介绍人体构造和各内脏功能的;也有介绍日常生活基本知识的。这些内容都以彩色图案和动画片的形式出现在屏幕上,还配有讲解和说明。国外的博物馆不仅能给孩子灌输新知识,更多的是培养孩子的动手动脑能力和多项思维方式。

如果我们办儿童博物馆,还可以成立兴趣小组,开展培训活动。比如组织厨艺、编织、写作等不同内容的兴趣班,孩子们根据个人兴趣参加,有专门的教师指导。国外研究资料表明,对幼儿进行这样的启蒙教育,有利于对他们进行系统知识学习和独力思考能力的培养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